生了效果,反正王老盟主片刻后终于悠悠醒来。
只是双目失去了神采,他的心彻底死了,现在他只是一名为了儿子活着的老父亲。
林泰来又很关心的问道:“弇州公您还能坚持列席么?”
王老盟主摆了摆手,有气无力的说:“送我回姑苏驿,闭幕式就由你继续主持吧!”
随即林泰来就招呼手下伙计,找来马车,将王老盟主送走。
不过王老盟主的离去,对闭幕式似乎没任何影响。
最后林泰来高声道:“我提议,文坛大会固定为三年一次,让我们三年后再见!
现在我宣布,本次文坛大会胜利闭幕!请诸君将文坛大会精神带回各地!”
话音刚落,就有人站了起来,叫道:“林副盟主!还不能结束,缺少了一些东西!”
林泰来不满的说:“请称呼我为第一副盟主,不要胡乱另外称呼!
还有,如此成功的大会,能缺少什么?”
那人本意是想拍马屁,不想差点拍到马腿上,弱弱的回答说:“两次主会都没有诗词啊,尤其第一副盟主你也没有发表作品。”
林泰来不禁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自己会忘了写诗?
当年的自己曾经多么热爱文学,每次打完人后,都不忘记题诗留名。
如今已经贵为文坛第一副盟主,竟然能把写诗都给忘了。
难道自己走上文坛高位后,就已经丢失了文学的初心?
大帐内众人也纷纷恍然大悟,难怪同样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文坛大会竟然没有诗词,说出去简直匪夷所思,为什么大家先前都没意识到?
林第一副盟主反思了片刻后,缓缓提笔写诗,字体很大,便于张挂观看。
众人凝目看去,题目是《论诗五首》,这风格很好很林泰来。
大家都知道,第一副盟主酷爱写组诗,经常一出手就是一组。
“其一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其二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其三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其四于今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其五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好!众人发自内心的叫好,这组诗词的内容和思想作为新文盟成立的压阵诗,再合适不过了!
尤其“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更是对新文盟成立最好的解读!
虽然听到了全部文坛精英的叫好声,但林第一副盟主站在人群外,内心无悲无喜,更谈不上兴奋了。
恍惚了片刻后,第一副盟主对身边的新文盟理事兼话本研究会会长高长江说:
“啊!我再也找不回当年发表诗词之后的快乐了,这大概就是人生有得必有失的道理吧!”
(本章完)
------------
九元东巡(求月票!)
万历十七年的文坛大会终于胜利闭幕,这在大明文学史上必将是是浓墨重彩的一幕!
但新文盟的盟主法定接班人、第一副盟主林泰来却无法躺平,因为江南地区的秋收也结束了。
以这时代的惯例,官方工程大都是在秋收后农闲时间启动,以便于征发和募集人力。
所以在松江府境内,疏浚吴淞江下游故道工程已经在若干地段正式开工。
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后续相关事务,林大官人有必要东巡,对松江府进行以睦邻友好为目的的访问。
所以在文坛大会结束后,林大官人就马不停蹄的开始准备出访。
新文盟秘书长兼复古派研究会会长冯时可作为林大官人和松江府之间友谊的中间人,肯定要全程陪同,并负责具体行程安排。
另外林大官人还会带上门客顾秉谦,帮着分担应酬压力。
毕竟顾秉谦是昆山人,邻近松江府,对松江府情况比较熟悉。其本人又是举人功名,门面上也撑得起来。
收到九元真仙东巡风声的文元发立刻把文震孟送到林府,说“让犬子侍奉九元君左右,早晚听候老师教诲”。
文元发很清楚,此次林九元出访隔壁松江府,会见的肯定都是顶级乡宦,而且必定会深入结交。
让儿子在旁边侍奉见证,对培养儿子的人脉绝对大有好处。
老文家虽然代代科举不中用,三代人坚守出五十次乡试扑街,但仍能维持苏州文坛半壁江山的架子,靠的就是在社交领域的敏锐性和判断力!
林大官人不由得感慨,用鸡汤文片汤话来说,这就叫眼界决定上限。
相比之下,冯梦龙同为十六岁“天才少年”,他爹冯医生就没这种意识。
为什么在原本历史上,冯梦龙和文震孟后来发展道路差别那么大,由此可见一斑了。
一切准备妥当,冯时可与松江府沟通完毕后,林大官人就坐上神威烈水号出发了。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