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7章(1 / 2)

&esp;&esp;当然,按照这种吃法大多数时候也只能活命,但徐墨阳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要能活着,活到天灾过去,日子自然也就慢慢的会好起来。

&esp;&esp;徐墨阳对初中历史老师的一句话记忆很深——

&esp;&esp;“什么是口粮?就是你吃下去,保证你不会饿死的数。”

&esp;&esp;他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粮食数量有限,只能帮最困难的一小部分。

&esp;&esp;“若是后面情况更加严重,食或许也能熬过一天。”

&esp;&esp;这个时候的饼子,应该就是九两野菜一两粮了,这种吃食的味道定然不会太好,但相较起饿死或者吃观音土涨死,人们也知道该如何选择。

&esp;&esp;“嫩野菜可以寻一些味道好的,放到我们卖的吃食里;老野菜切碎以后上锅蒸野菜饼,也能咽的下去;若是实在不好下口的,全丢给猪崽子们当加餐。”

&esp;&esp;徐墨阳掰着手指精打细算,只恨自己之前没有想到这个主意,初春的时候错过了一大波笋子和槐花,现在野菜估计也长老了。

&esp;&esp;秦娘子和叶娘子目瞪口呆的看着徐墨阳,心思不由自主的飘回了以前自己面对的天灾,若是那个时候能碰上她们郎君这样的人……哪怕是只放半成粮食呢……

&esp;&esp;“……我的大概想法就是这样,你们觉得呢?”

&esp;&esp;徐墨阳说完了自己的想法,见两位娘子还是保持着一个眼都不眨的表情,便把手伸到两人面前晃了晃,这才看到她们如梦初醒般变了脸色。

&esp;&esp;得,估计是冲击过大,死机了。

&esp;&esp;徐墨阳在心里叹了口气,做好了重开的准备,并一点也不意外的听到了那句话。

&esp;&esp;“我没太听清,能再说一遍吗?”

&esp;&esp;叶娘子的神情依旧带着点恍惚,秦娘子的表情是差不多的复制黏贴,只不过多了个点头。

&esp;&esp;“从哪里开始没听清?”

&esp;&esp;徐墨阳很好说话,收野菜本来就是一件大工程,其中牵扯到不少人力物力,徐墨阳不想事后疯狂打补丁,就必须让两位娘子完全解自己的大计划。

&esp;&esp;“……我好想只听到了野菜喂猪。”

&esp;&esp;秦娘子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徐墨阳倒是送了口气,起码自己不用从头再来。

&esp;&esp;抱着这种乐观的心态,徐墨阳耐心的把野菜事件重新说了一遍。

&esp;&esp;简单来说,就是徐墨阳打算在长安周围的各个村子大规模收野菜,或者也不能说是野菜,准确来说应该是猪草,因为他打出去的名头就是收猪草。

&esp;&esp;猪草和野菜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大部分时候,猪吃的东西人都能吃。

&esp;&esp;收来的野菜分门别类进行处,大部分会被晒成干菜,等到灾民来了以后做成野菜饼,当成以工代赈的报酬发放。

&esp;&esp;“斗米恩,升米仇,我不会给他们安排特别重的活,但也不会养着一群只张嘴不动手的人。”

&esp;&esp;徐墨阳在这一点上很坚持,两位娘子便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开始讨论收购的价钱,范围,以及帮忙进行初步加工的人数,在这些上徐墨阳属于纯粹的门外汉,也不打算插话误导。

&esp;&esp;一斤几文钱只是举例子,真要收这个价钱,徐墨阳连裤子都要赔掉。

&esp;&esp;“找一个离长安城比较近的村落,人少一点,附近有山最好。”

&esp;&esp;谈论起以工代赈的地点的时候,徐墨阳想了半天,才给出几个不算条件的条件,叶娘子愣了愣答应下来,已经开始琢磨起合适的地点,还想着徐墨阳的用意,殊不知自家郎君想的极简单。

&esp;&esp;离长安城比较近,安全性有保证,以后送饭的时候来回也方便。

&esp;&esp;人少,意味着人际交往的各方面纠纷少,也不担心做事情的时候跟当地人起争执,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都来自于人和人。

&esp;&esp;有山,至少意味着有足够的柴火,也会有不少可以开垦的荒地,要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事情让他们做,砍树除草挖土总是可以的,就算没有做梯田的潜力,种些果树茶树也不会亏本。

&esp;&esp;“如果实在找不到人少的地方,那最好是村里的女眷比较多。”

&esp;&esp;想了想,徐墨阳又补上一句,前些年是经常打仗,但长安是大唐的首都,从来少不了人来人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