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版主>情欲小说>红楼之挽天倾> 红楼之挽天倾 第25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之挽天倾 第251节(2 / 3)

掷,表白心迹,被发好人卡,然后……没有然后。

&esp;&esp;唯有见缝插针,得寸进尺,但从不表白。

&esp;&esp;贾珩思忖着,骑马逐渐接近皇城,向着宫人递了牌子,然后向着大明宫行去。

&esp;&esp;大明宫中,偏殿之中

&esp;&esp;崇平帝端坐在御案之后,手中拿着一份奏疏,凝神读着,这是王子腾称颂上的一封奏疏,主要对整顿京营的安排。

&esp;&esp;以选锋之法,遣散军中老弱,对旧将予以调离,但这份方案在五军都督府阻力颇大。

&esp;&esp;崇平帝放下奏疏,看向一旁的戴权,问道:“晋阳去迎他了?”戴权笑道:“奴婢回来之时,见着夏侯莹牵着贾子钰的马,而另外一辆马车正是公主殿下的马车。”

&esp;&esp;崇平帝沉吟片刻,说道:“前日,晋阳入宫说,惠亨商行已开始筹计各处营生,要寻子钰问问主意,朕却不知子钰还通商贾货殖之道。”

&esp;&esp;晋阳长公主在迎接贾珩之前,其实也是想好了托辞,崇平帝倒也不疑其他。

&esp;&esp;因为,一来晋阳长公主当年和崇平帝有过约定,二来晋阳长公主向来洁身自好,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过桃色绯闻。

&esp;&esp;“陛下,一等云麾将军贾珩递了牌子进宫。”就在这时,一个内监入得偏殿,禀告着,打断了崇平帝的思绪。

&esp;&esp;崇平帝闻言,点了点头,道:“宣。”

&esp;&esp;那内监顿时转身去了。

&esp;&esp;不多时,贾珩长身玉立,举步迈入殿中,行礼参见道:“微臣见过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岁。”

&esp;&esp;“子钰平身。”崇平帝面上现出一抹淡淡笑意,对着一旁的戴权说道:“看座。”

&esp;&esp;戴权应命一声,吩咐小内监搬了一个绣墩。

&esp;&esp;贾珩起得身来,冲戴权道了谢,并未落座,而是拱手朗声道:“圣上,三辅诸县贼寇,现已为之一靖,微臣特向圣上交令复命。”

&esp;&esp;崇平帝笑着点了点头,目带嘉许说道:“好,这旬月以来的军报,朕都看了,你提调果勇营辗转南北,往来州县,缉捕盗贼,劳苦功高,朕原来还以为需得年关才能收得全功,不想如此雷厉风行。”

&esp;&esp;贾珩道:“赖将校士卒用命效死,臣不敢居功,只是彼等贼寇,臣在奏折中有禀,多为流民,逃难至三辅以求糊口,已为臣择其青壮近万,补入果勇营。”

&esp;&esp;崇平帝道:“此事,朕先前也有疑惑,流民补入军伍,是否会影响京营战力?有道是,有恒产者有恒心,据王子腾所言,彼等并非身世清白的良家子。”

&esp;&esp;贾珩道:“圣上,臣以为王节帅之言,失之偏颇。”

&esp;&esp;“哦?”崇平帝诧异了下,问道:“此言怎么讲?”

&esp;&esp;贾珩道:“彼等也曾为我大汉子民,因天灾之难,为求生计,背井离乡,王节帅所言身家不够清白,臣以为恐寒河南、山东二省黎民之心。”

&esp;&esp;崇平帝闻言,一时默然,须臾,点了点头。

&esp;&esp;贾珩拱手道:“流民如能擅加整训,发其忠君爱国之念,也能成为护卫我大汉疆土的一支敢战之兵,况,流民感圣上活命之恩,岂不效死以报?反之,如不管不顾,只怕流民仍会啸聚山林,为祸地方,向使再得狼子野心之辈暗中煽动,臣恐怕民变迭起,大害社稷,至于圣上担心,流民招抚入营,或如宋禁厢两军,高逾百万,空耗军粮,而于战事却不堪大用,臣以为,如择其青壮,作训操演,宋之冗军旧事,必不会重演。”

&esp;&esp;如果说大宋空养禁军,徒耗钱粮,那陈汉也不遑多让,在九边近七十万大军,再加上京营的二三十万,同样是百万大军,五十步笑百步。

&esp;&esp;至于募流民青壮编练为军,后世都有一种说法,有些低端制造业的流水线早就能被智能化替代,但仍然保留着大量的人力工,无非是发出一份微薄的工资,以之作为维稳成本。

&esp;&esp;此谓,有恒产者有恒心是也。

&esp;&esp;崇平帝闻言,威严面容上现出思索,沉吟须臾,说道:“子钰之言,不无道理,一旦民变迭起,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esp;&esp;贾珩朗声道:“圣上圣明,臣常观史书,思辩穷究历朝历代之治乱兴衰,及至王朝之末,大厦将倾,往往由民变而起,如秦之二世陈吴刘项,如前汉之绿林赤眉,后汉之太平黄巾,晚唐之王黄朱李,蒙元之白莲红巾……无不是赋敛愈急,百姓流殍,流寇肆虐,以致中枢失驭,皇权衰落,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