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52章(2 / 3)

&esp;他都不知道题目要他怎么分析。

&esp;&esp;好抽象的题目。

&esp;&esp;幸好,被赏析题摧残的不止苏轼一个人。作为古诗大户,李白和杜甫也在隔壁考场独自凌乱。

&esp;&esp;【请品味《渡荆门送别》一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esp;&esp;李白看了看那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又看了看题目。心说送别不用送字用什么?这有什么好品味的?

&esp;&esp;李白苦恼地提笔写下:

&esp;&esp;「故乡山水送别诗人,赋予山水人的情感,构思独特。」

&esp;&esp;尬吹完自己之后,少年李白红着脸翻到下一页。

&esp;&esp;只要假装这首诗不是自己写的,尴尬的就不是他,而是其他世界里成年的李白。

&esp;&esp;好,就这么干。

&esp;&esp;少年李白揉了揉脸,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像个没有感情的答题机器,开始把诗人李白当陌生人吹。

&esp;&esp;【《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和《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两首诗写“花”,分别运用了衬托和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esp;&esp;杜甫:对不起,我不会分析。

&esp;&esp;这分析题又是什么新来的题目?没见过啊!

&esp;&esp;杜甫叹了口气,衬托和侧面描写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先解释一下题目的含义?

&esp;&esp;算了,他还是自己琢磨吧。

&esp;&esp;本次考试显然并不只考语文七上,上次就预告过会增加七下的默写题。不过古诗词赏析这些,有一部分诗词已经是八年级九年级的内容了。

&esp;&esp;不过总比高考经常出没见过的冷门诗要好,大家得习惯。

&esp;&esp;扶苏崽崽认真做题,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问他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他就毫不犹豫地——选择写“思乡之情”。

&esp;&esp;要是思乡之情实在太扯,不要紧,还能换成“感怀自己境遇悲凉”。反正古诗词大多就那几个主题,不是悲伤自己就是悲伤家国。

&esp;&esp;遇到不悲伤的,反而好答。比如表达了对春日的喜爱,对春光的赞美。这个不像悲伤的那么抽象。

&esp;&esp;所有人都觉得这场考试时间过得特别慢又特别快。

&esp;&esp;慢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度日如年。

&esp;&esp;快在还没写几题,就打铃收卷了。

&esp;&esp;众人依依不舍地看着被收走的试卷,痛苦地怀疑自己是不是又要不及格了。

&esp;&esp;语文怎么这么难!

&esp;&esp;监考老师提醒他们:

&esp;&esp;“下次考试会增加数学这一门课程,语文考试也会增加阅读理解题,希望大家回去好好复习。”

&esp;&esp;大家一听,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esp;&esp;赵匡胤率先问道:

&esp;&esp;“老师,那些我们没见过的题目,能不能提前讲解一下解答思路?”

&esp;&esp;每次都是先考,考完之后才讲题目,他们总算是对新题型有了一点理解,终于知道该怎么做了。

&esp;&esp;如果总是这样的话,岂不是每次出现新题都要不及格?那么三次不及格就会很快累计出来了,这不是故意难为人么!

&esp;&esp;监考老师思考了片刻:

&esp;&esp;“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好了,系统之后会上线真题讲解的课程,可以付费解锁。”

&esp;&esp;其他考场的监考老师也将这番话重复了一边。

&esp;&esp;此话一出,无论考得好的还是考得不好的都松了一口气。

&esp;&esp;扶苏看了看众人:

&esp;&esp;“为什么不问老师要讲课的视频呢?”

&esp;&esp;光讲题有什么用,语文历史还能靠自学,数学可是很难自学的。数学要用到很多符号和公式,这些东西最好还是有老师授课才能高效吸收。

&esp;&esp;就没见过哪家考试是丢给学生几本书之后直接开考的,先上学才对吧?

&esp;&esp;监考老师:……

&esp;&esp;别看它,它只是个ai。

&esp;&esp;主系统刚出厂,第一次弄这个天幕直播,有点错漏是很正常的事情。

&esp;&esp;主系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