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把所有菜连同米饭吃掉,而后端起砂锅直接喝完了一盅腌笃鲜,里头的春笋、咸肉、百叶结也是一点都没放过。
&esp;&esp;段知微结巴道:“那那裴家缺你吃食了?”
&esp;&esp;杜有容的贴身丫鬟黄莺也在一旁悄悄道:“娘子,在外面须得注意下礼仪,。若被裴家看到”
&esp;&esp;杜有容不耐烦挥挥手:“若是让你饿着肚子去凶肆晃荡一圈,你怕是比我更冷更饿。”
&esp;&esp;“凶肆?”段知微先是惊讶了一会,而后想到清明将至,便觉得正常:“你可是世族裴家新妇,买清明祭拜用品还需得你亲自去?”
&esp;&esp;没有肆主愿意跟凶肆当邻居,因此东西两市的凶肆都集中在一条街上。
&esp;&esp;凶肆门口大都摆着巨大的、纸扎的花,凶肆内有纸或者面团做的俑人,用来侍候的、用来护卫的还有那吹拉弹唱的俑人应有尽有。
&esp;&esp;清明将近,冷清的凶肆一条街也繁忙了起来,段知微前两日才被段大娘拉着去过,买一些金银纸回来自己折成元宝,用来祭奠逝去的亲人和祖先。
&esp;&esp;杜有容道:“不是祭祖的事儿,是裴君的姑母得了心疾,眼看着不行了,他与那姑母自小亲厚,让我亲自去挑一块好的碑石备着。”
&esp;&esp;段知微也不知接什么话,只得干巴巴一句:“你别伤心了”
&esp;&esp;杜有容百无聊赖的坐着在看外面纷纷落下的绵密雨丝,闻言奇怪的看她一眼:“我伤心做什么?是裴君的姑母,又不是我的姑母。”
&esp;&esp;丫鬟黄莺正在吃段知微给的一块糕,闻言咳嗽了两声道:“我的好娘子,说话怎能如此不知轻重,这话被裴家听去了还得了!”
&esp;&esp;“哎,这里又没有裴家人。”杜有容无奈叹口气,而后站起身来:“行了,天色晚了,我走了。”
&esp;&esp;段知微起身送她,看她上了那辆华贵的香车,车很快消失在了雨雾中。
&esp;&esp;第二日清晨,菜肆早早送了一车绿油油的艾草,段知微挑了几棵看看嫩芽,菜肆伙计在一旁道:“哎呦段娘子,我家送的菜您还不放心啊,这都是刚刚才收割的,您瞧,露水还挂叶子上呢。”
&esp;&esp;段知微小心翼翼地掐下最嫩的尖芽,指尖立刻染上了一抹青翠。见这艾草果然多汁,她放松下来笑道:“这有什么不放心的,回头用这艾草做了青团,也给你送上一份。”
&esp;&esp;伙计上道地拱拱手:“那感情好,方圆百里
&esp;&esp;谁不知道您段家食肆的好吃食。”
&esp;&esp;他收了钱又行个礼离开了。
&esp;&esp;段知微立刻喊上食肆众人合力把艾草焯水去涩味,用干净的纱布捣碎滤掉渣,这是个体力活,又是个细致活。
&esp;&esp;众人忙了一上午,统共才成了一木桶绿油油的艾草汁,段知微将其倒入糯米粉中,碧绿的汁液缓缓渗入糯米粉中,她反复揉搓摔打,渐渐将其揉成光滑的面团。她忙出了一身汗,一直摔到面团充满韧劲。
&esp;&esp;她把翠绿面皮给旁边围观的几人看:“要到这种程度外皮才软糯,青团才能好吃。”
&esp;&esp;众人在一旁点头。
&esp;&esp;目前主流的青团还只是豆沙的,段知微特意多做了些咸蛋黄、肉松、野菜的,咸甜两种,任君挑选。
&esp;&esp;这步段知微就不参与了,让蒲桃他们学着包,自己则把蒸笼架好,里头要铺上一层湿布,再给青团刷一层薄薄的油。
&esp;&esp;一个个青团整齐地排列在竹屉上,像极了春日里新生的嫩芽。
&esp;&esp;蒸笼里的水已经沸腾,白色的水汽袅袅升起。青团入笼,盖上竹盖。一股独特的香气从蒸笼缝隙中溢出,混合着艾草的清香和肉松的咸香。
&esp;&esp;“娘子,好香啊!”蒲桃忍不住凑近蒸笼,深深吸了一口气。
&esp;&esp;段知微笑着揭开竹盖,热气扑面而来。蒸熟的青团如玉晶莹剔透,表皮泛着翡翠般鲜亮光泽。她用竹筷子小心夹起一个,轻轻放在粗瓷盘子中。
&esp;&esp;咬开青团的瞬间,外皮的软糯与肉松的酥脆形成绝妙的对比。艾草的清香在口中弥漫,中和了肉松的油腻。咸香的肉松在舌尖化开,带着丝丝甜意,与糯米的清甜完美融合。
&esp;&esp;蒲桃已经顾不上烫,一连吃了两个。“娘子,这青团比我吃过的所有青团都好吃!”她含糊不清地说道,嘴角还沾着一点青色面团。
&esp;&esp;这青团刚出笼就大受欢迎。没想到野菜
好版主